四川美术史 ▏诗文书法 水乳交融

书法艺术显赫的时代,一定是书法理论高扬的时代,唐代就是一个明证。李唐盛世,书世昌炽,诗文兴隆,这为论书诗的滋生提供了丰沃土壤。像绘画一样,这一时期的四川虽然没有出现美术理论著述,但却有一些脍炙人口的论书诗留传后世。
在四川生活了十年的大诗人杜甫是一位对诗歌、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门类都卓有见地的艺术家。杜甫一生写诗三千多首,其中一百多首论及书法,包含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他主张勤奋学书,多方取法,并以瘦硬为美,认为“书贵瘦硬方通神”。

杜甫的论书诗包括《观薛稷少保书画壁》《李潮八分小篆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等,其中,许多诗都与四川的人与事密切相关,在中国书画艺术史上具有深远广泛的影响。
如《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即是杜甫入蜀后,见到“草圣”张旭的遗墨,万分伤感,写下的一首论书诗。张旭,唐代书法家,以草书闻名于世。杜甫在这首诗中高度赞扬了张旭的时代精神,说他的书法犹如“悲风生微绢,万里起古色”,主性颠逸,超绝今古,悲壮的时代赋予了悲壮的笔触,成为百代的楷则,这是对张旭最为恰切的评价。

从四川江油走出去的大诗人李白也有许多论书诗,如《草书歌行》《送贺宾客归越》《王右军》《献从叔当涂宰阳冰》等等。其中《草书歌行》是李白为草书大师怀素创作的诗歌。怀素是与张旭齐名的书法家。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在巫峡遇赦后,从长流夜郎乘船回江陵,途中与怀素相遇。两人相见,李白精神十分振奋,当即写下了一首《草书歌行》。
诗中,李白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力、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一幅怀素醉酒后,恣肆张扬、挥笔疾书的场景,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怀素极具张扬的个性特征。怀素的狂放不羁、激情奔涌、痛快淋漓,在李白的笔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无不触动读者的心绪。此诗对后人研究怀素的草书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画罗汉而名动巴蜀的书画家贯休,在四川居住近10年,他是晚唐时期一位重要的诗僧,他的论书诗《观怀素草书歌》《辩光大师草书歌》都十分著名。他书学怀素,亦崇仰怀素,对于怀素草书中那种超越了张旭的高度浪漫主义的自由创作精神十分惊叹:“张颠颠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师不谈经不说禅,筋力唯于草书朽……我恐山为墨兮磨海水,天与笔兮书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贯休认为怀素书法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自展其意”,能一任意志的驱使,冲破天地间一切束缚,犹如天马行空。
曾在四川居留5年的著名诗人李商隐也写有论书诗。《记在朝郑曹独孤李四同年》是他写的一首论书诗:“昔岁陪游旧迹多,风光今日两蹉跎。不因醉本兰亭在,兼忘当年旧永和。”诗中“醉本兰亭”成为后世的一个与王羲之《兰亭集序》碑帖相关的典故。

蜀中乐伎、成都浣花溪畔创制了风行一时、留传千古的“薛涛笺”的唐代女诗人、女画家薛涛,也留世有论书诗《笔离手》一首:“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
《全唐诗》记载,除了杜甫,还有初唐四杰、高适、岑参、白居易等诗人都曾入蜀。他们也都写有一些论书诗,虽然这些诗不一定与四川密切相关,但他们入蜀的经历必定会影响他们,他们的诗歌创作一定会汲取巴蜀文化的丰富营养。可以说,在书论史上,四川唐代的论书诗留下了浓墨重彩、极其重要的一笔。